查看原文
其他

书讯 | 郑毓瑜《引譬连类:文学研究的关键词》

2017-04-10 郑毓瑜 论文衡史

《引譬连类:文学研究的关键词》,郑毓瑜著

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7


     述评     

“连类”如何穿透“抒情传统”

关于中国文学“抒情传统”(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 as a whole is a lyrical tradition)的论述,首揭于旅美学者陈世骧先生。1971年,陈世骧在其宣言性质的文章《论中国抒情传统》中,郑重地划定中国文学的“主要航道”乃是“抒情精神”(lyricism),《诗经》与《楚辞》作为造始,因其“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和自抒胸臆(self-expression)” (《现代中文学刊》,2014年第2期)成为定义何为抒情的基本坐标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“抒情传统”登录台湾学界,引发反响无数,高友工继而提出“抒情美典”将“抒情性”作为方法扩展到对律诗、书法、绘画、戏曲等等方面的研究上。八十年代后,杨牧、柯庆明、吕正惠、张淑香、蔡英俊等一大批学者反复梳理、思考、辩难、拓展,使得“抒情传统”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,形成庞大的、谱系化的脉络,几乎覆盖了中国文学从古自今,从思想到表意的方方面面。在“抒情传统”披荆斩棘的过程中,不断伴随着要求反思、重构的声音,郑毓瑜教授所著《引譬连类:文学研究的关键词》正是探究了来自这一“垄断”的发祥地——前中古文学的另一种可能。


郑毓瑜教授出身古典文学,看家本领是汉魏六朝的辞赋研究,从早期的六朝“文气论”、“情境美学”的细致探究,到《性别与家国——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》(2000年),无不利用自身精读原典和广泛涉猎欧美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特质,对业已固化的前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提供一个又一个新的思考方向。追本溯源与重视语境脉络(context)交织而成的眼光,使郑毓瑜在对辞赋研究的过程中重新发现了“引譬连类”这一核心概念,并进一步挖掘它与“抒情传统”对话的可能性。在2005年收入《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趋向:自然、审美与比较研究》一书的单篇论文《身体时气与汉魏“抒情”诗——汉魏文学与楚辞、月令的关系》中,郑毓瑜对“抒情自我”不言自明的主观性、个人性提出了质问,引入《淮南子》中“引譬援类”的“类应”原则——秦汉以来知识分子认识世界、设想宇宙、解释万物的思考方式——解放了“抒情传统”论述中只为主观人情服务的“物”。在其后发表的著作《文本风景——自我与空间的相互定义》(2005年)一书中,她更加敞亮地提出“抒情性”不能只在陈世骧、高友工所划定的个体自觉、文学自觉、情景交融、时空意识、抒情批评等框架下打转,症结所在的“抒情自我”在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的时代,是一个与“物”的世界相互定义的存在。进而提出自己的问题意识:文学中“感物缘情”的运行过程究竟纯粹是关乎内在精神的瞬间“感兴”,还是存在一种“感物模式”。在该书第三部分《阐释的界域——从诗大序再探抒情传统的建构》,郑毓瑜直面抒情诗的原始典型《诗经》,并在对“比兴”进行推原式的论述过程中,提出了存在一种“‘引譬连类’的世界观”,即“所谓‘引譬援类’也许就是总说自先秦逐步发展而来的这些跨越个别物种、由内质到外形可以拓展无数连类可能性的说解宇宙、建构世界的方式。”“如果这表示用在文学书写中的引喻、譬类,其根本实涵括于一个固有的世界观、宇宙观,那么,不论是‘天-人’、‘时-事(物)’、‘物-我’之间必然早就有相互系联、建构好的档案纪录”。这样的发现和细腻的还原,有力地撼动了“抒情传统”以“自白性”作为支柱的基础,使浸沉其中的人意识到抒情性可能只是主体、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一种模式而已,情并不全然是自发的。在这篇文章中,郑毓瑜留存了一个问题:譬类方式如何参与了“抒情传统”的建构?


这个问题的打开,就有了《引譬连类:文学研究的关键词》一书。在第一章“‘体气’与‘抒情’说”,借思想史中“身体观”论述,重新诠释“文学自觉”、“个体感知”如何运作。“叹逝”被“抒情传统”认定为前中古时期文学的特质,但在《七发》、《风赋》等作品中却凸显出更忠实于身体、欲望的文学表达,郑毓瑜发现“抒(杼)情”的文学性是后设的,在赋的功用层面,它最初是为疗救心理及生理的病痛。迎风能赋的个体,在开展舒展情志的文学“运动”后,得到解忧释郁的治疗,身体在与物相遭遇的荡气中达到极限,从而获得了“个我”的认知。较之叹逝悲秋,以情堆叠而来的个人,这种在环境/身体的临界点上的发现,在郑毓瑜看来更接近“抒情”的真相。


然而关于“抒情”机制的还原并不是这部充满哲学色彩的文学研究的终点,郑毓瑜自陈研究的野心已经由推敲“抒情传统”挪移到了更繁复绵密的文学奥秘的探究中:“换言之,当焦点放在文本,而不只是个别事物的孤立分判,事(物)类如何被应用、诠释与取括、再裂,以及这名物连类的效果如何开发文学诠释的新视域,成为更迫切需要探索的焦点。”将跨越知识体系的“连类”行为,视作“显影剂”,以此探索、呈现诗人在“感兴”刹那的感知状态。所谓“感知状态”,是有层次的,一方面是物物相互联结(mapping)的通感底层,一方面是具有中心点或中轴的意象、譬喻图式,另一方面则指文类(genre)规范中字、词、句排列组合的连类策略。在该书的第三章“重复短语与风土譬喻”,作者具体而微地展示了以上分析方式对《诗经》中套语“山有……隰有……”的个案研究。


从对“抒情传统”的质疑进入前中古这一特殊时期的文学,本身的发挥空间其实是有限的。但“引譬连类”的视角不单为作者穿透理论框架的迷思提供原动力,也在透析的过程中展开了更为丰富的议题。该书第二章处理的文学与“声音”的问题,第六章跳离先秦汉魏转而进入的晚清黄遵宪个案,都证明了郑毓瑜在《导论》中对穿透以后的预判:“它(文学传统或文学发展史)更应该被放置在融合思考、身体经验与语文所构成的‘譬喻架构’中来加以检视,正是这样看待世界、组合事物的方式,在逐步的扩增或删减中,在或宏观或聚焦的伸缩出入之中,让我们重新发现‘文学’世界的轮廓,以及它如何深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状态。”

 

(周旻)

请输入标题     abcdefg


   作者简介   


郑毓瑜,台湾大学讲座教授,中文系特聘教授。在学术领域,擅长结合中西人文思潮,为古典文学研究开拓具有前瞻性与跨领域的视野,其中关于“空间”、“身体”与“抒情传统”的论述尤为海内外注目。研究成果曾获得“教育部”学术奖、“国科会”杰出研究奖、胡适纪念讲座荣衔、台大杰出专书奖。著有《六朝文气论探究》《六朝情境美学》《性别与家国──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》《文本风景──自我与空间的相互定义》《引譬连类──文学研究的关键词》等。


请输入标题     abcdefg


     目录     

诗与物──《引譬连类:文学研究的关键词》/王德威

前言


导论 「文」与「明」

──从「天文」与「人文」的类比谈起
第一章 「体气」与「抒情」说
第二章 讽诵与嗜欲体验的传译
第三章 重複短语与风土譬喻
第四章 替代与类推
第五章 类与物
第六章 旧诗语与新世界


参考书目



回顾往期「每周书讯」:

△ 第一期:夏晓虹《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》

△ 第二期:解志熙《文本的隐与显——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》

△ 第三期:洪子诚《材料与注释》

△ 第四期:凌宇《凌宇文集》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